
咨询电话:400-027-6118
在锂电池生产流程中,后段工序意义重大,武汉格瑞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入探索与实践,后段工序主要涵盖封装、化成分容、测试分选、模块装配及PACK等环节。
封装是将电芯置于金属或软包外壳内,为电池提供稳定结构。化成通过充放电激活电池内部正负极物质,实现充电活化;分容则在化成后,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,检测各项参数并据此配组。模块装配及PACK涵盖电池模组上线检测、电池包PACK装配及下线检测等,经此工序,电池基本达到出厂标准。
化成分容及检测系统是后段工序核心。锂电池电芯化成分容借助充放电实现初始化,激活活性物质,是能量转换过程。其原理复杂,却对电池性能影响深远。首次充电时,Li⁺插入石墨,在碳负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SEI膜,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池倍率、自放电等特性。为稳定电池状态,化成分容过程需多次充放电、恒温静置。系统可对单体锂电池恒流充电,达上限电压后转恒压充电,至电流降为0,再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。

化成与分容原理有别,但均可用充放电机完成。化成仅需充电,可用单独充电机,故充电机又称化成机、化成柜。不过,部分电芯化成工艺需多次充电,且分容工序要先充电再放电,因此很多厂家直接使用具备充放电功能的充放电机进行化成。
分容旨在筛选合格电池并分组。因制造工艺差异,电池实际容量不一致,通过“充满电 - 放完电”循环,以循环时间乘放电电流计算容量,满足或大于设计容量即为合格,分类后可优化电池组一致性。化成分容对充放电电压和电流要求严格,高精度电压控制可避免过充过放。
充放电机是化成分容重点设备,也是后段使用量最多的。其最小工作单位是“通道”,一个通道可为一个电芯充放电。武汉格瑞斯新能源有限公司不断优化设备与工艺,为锂电行业发展贡献力量。